為了降低制造成本,控制供應并保護知識產權,Signify正在收購51%的中國LED燈具和燈具供應商,同時宣布另外四分之一的銷售放緩,但在持續重組期間利潤增加。
這家全球最大的照明公司沒有透露它為私人持有的浙江凱利特照明控股有限公司的股權支付了多少錢,該公司向大多數在中國以外的公司銷售自有品牌和OEM產品。
Signify首席執行官Eric Rondolat告訴LED Magazine,Klite的客戶包括Signify,該公司現在希望利用其所有權來提供LED燈和燈具供應。Signify目前外包其所有LED燈的生產。雖然外包通常與削減成本有關,但這并不是Signify在Klite案例中所看到的。
“我們相信我們將能夠通過將額外規模Klite開發創新和高性價比的產品,” Rondolat在很短的電話說,LED的今天。“我們將能夠與他們一起完全交換和開發新的工業化方法,同時開發連接照明,當我們不得不與作為獨立公司的中國供應商合作時,我們有時不會這樣做!
雖然中國有51%的人不一定會購買控股權,但Rondolat確信Signify將在很多方面受益。
“更好地控制端到端供應鏈是達成交易的一個基本戰略原因,”Rondolat說,并指出它不僅會提高成本效率和大規模制造流程,而且還有助于保護知識產權。
“Klite將符合IP標準,這對于當今作為供應商運營的亞洲公司的生態系統非常重要并具有明顯的優勢,”Signify老板告訴LED。
Signify之前并未持有Klite的所有權,該公司位于浙江省上海西南約80英里的海寧沿海。它正在購買多數股東和少數股東的股票,預計該交易將在今年年底前完成。
然后,Klite將繼續作為獨立實體運營,向其他照明公司銷售產品以及提供Signify。
Rondolat表示,Klite的年收入約為2.5億歐元(2.783億美元),來自Signify以外的銷售額。他沒有透露Signify從Klite那里購買了多少,而不是“他們今天沒有從我們的供應商那里購買大部分產品!彼a充說,這部分可能會隨著收購而增長。
通過內部生產,Signify為其成本削減增添了新的內容,近年來,隨著行業轉向LED產品,Signify已經大幅削減其傳統照明產品制造工廠的數量。
“從戰略上講,當轉型開始時,我們不得不關閉許多傳統照明工廠,我們從那時起就開始外包LED燈的生產,”Rondolat說。“那是正確的策略。現在市場已經穩定在技術方面,我們發現現在需要收回對端到端供應鏈的控制權!
Signify目前擁有9家傳統燈具廠,比重組開始前的46家高。它共有40家工廠,產品包括燈具和驅動器。收購Klite將使其擁有LED燈生產的所有權。
此次收購標志著與業界第二大歐司朗形成鮮明對比,后者在兩年前退出了燈具業務,并且正在逐漸擺脫燈具,同時也在改變企業風格。排名第三 - 通用電氣的前照明公司 - 正在更多地使用Signify路線,因為它重新強調燈光和固定裝置,同時也在追求物聯網戰略。物聯網也是Signify和Current業務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同時,Signify今天宣布截至6月30日的第二季度銷售額從去年同期的1.54億歐元(合17.6億美元)下滑3.9%至14.8億歐元(合1.65億美元); 可比銷售額下降了6.1%。這一下降幅度比Signify預期的要大。但隨著成本削減的繼續,凈收入從2900萬歐元(3330萬美元)躍升至近5000%,達到5000萬歐元(5568萬美元)。
銷售額下降,利潤增長情況與前兩個季度的情況相似,而在2018年中期出現了令人沮喪的六個月。
“雖然市場環境仍然具有挑戰性,但我們增長平臺的強勁勢頭,我們對運營效率的不懈關注以及我們強大的自由現金流狀況為我們的未來做好了準備,”Rondolat在一份新聞稿中表示。
削減成本包括減少勞動力,因為該公司的員工人數為28,144人,低于第一季度的28,689人,低于2018年第一季度的31,615人。
如果收購Klite計劃,它不僅會進一步降低成本,而且會增加收入。Rondolat表示,2.5億歐元(2.783億美元) - 或者Signify以外的任何銷售額 - 都將成為我們頂線的附加產品。
對于面臨嚴峻條件的公司而言,Signify已經進行了收購狂潮。它在過去三個月的拾取包括家畜照明公司Once和iLOX,以及Wi-Fi照明控制公司WiZ。